膏剂效果比较广泛,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都有很好的效果。膏方制造的工艺已经流传千年,工序杂乱,要求也极为严苛。俗话说,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药店,由此可见膏方的制造存在很大的差异。
膏方的功效毋庸置疑,而其制造进程同样非常讲究,膏方的定制加工流程,主要为如下七个进程:
一、配方办法:将饮片、细料和辅料配齐分装,送入加工区。通常内服膏方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可以在药房买到的现成膏方药,如医治咳嗽的“枇杷膏”,医治痛经的“益母膏”,医治体虚多病的“十全大补膏”等,这一类膏方药,大多药物组成简略,效果单纯。另一种是有必要依据自己的体质和疾病,经过医生全面诊断和辨证今后处定的膏方,一般应该先选用汤剂处方诊治服用一段时刻,确认有用之后,将有用处方的用量增大10-15倍以上,即成为一次拟定的膏方剂量。
二、浸药办法:饮片以专用容器加水适量,充分渗透2小时。将药物和匀后,放入有盖的容器内,容器以砂锅最佳,也可用铜锅或搪瓷锅、铝锅,但不可用铁锅,避免引起化学反应。然后在其间参加适量的冷水浸泡,一般以水高出药面15厘米为度,浸泡时刻约2小时左右,这样,药物中的有用成份简单煎出来。
三、提取办法:渗透饮片入紫铜药锅煮沸2小时取出药汁,再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兼并两次药液,药渣压出药汁并入上述药液,置容器放置沉淀6小时。俗话说“煎药要煎透”。所谓“透”,便是恰如其分的意思。先用大火将药液煮沸,再用小火煎煮,坚持微沸,煎煮时应及时拌和,并去除浮于外表的泡沫,避免药液溢出,煮至2小时后,过滤取出药液,药渣续加冷水再煎,第二次加水量一般以淹没药料即可,如法煎煮三次为度,兼并药液,静置沉淀,再用四层纱布过滤3次,尽量减少药液中的杂质。
四、浓缩办法:取药液经80目药筛滤过后置紫铜药锅中,参加另煎细料药液,加热至沸,撇去浮沫。将煎出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同时不断用筷子或竹扁搅动药液,防止焦化,逐渐构成稠膏状,趁热用筷子或竹扁取浓缩的药液滴于干燥皮纸上,以滴膏周围不见水迹为度。此谓清膏。至于人参、冬虫夏草等贵重药物,则不宜与他药同煎,避免造成浪费,应该用小火另煎浓汁,于收膏时将药汁冲入,或将人参、冬虫夏草研成细粉,于收膏时调入膏中亦可,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其药效。
五、收膏办法:在浓缩药液中参加胶类、黄酒和糖类细料,不断拌和至胶块完全烊化,再经60目药筛滤过,倒入紫铜药锅继续加热拌和至药汁滴下呈线或柱,再参加贵重细料,充分拌和成膏滋。在稠膏状的药液中参加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胶剂和适量蜂蜜或冰糖、蔗糖用小火折磨并不断用筷子拌和和匀的进程便是收膏。糖类和胶类的配料,均应依据需要选用,例如阴血虚弱者,可选用驴皮胶、龟板胶;阳气虚弱者,可选用鹿角胶;阴阳两虚者,可选用龟鹿二仙胶;便秘者可选用蜂蜜;糖尿病患者可避免用糖类;肝病者可不必黄酒浸胶等。在这一进程中,要点强调了“滴药如柱”和“插旗”两个特殊名词。所谓“滴药如柱”,便是形容整个药液经过熬制后呈现出的粘稠状况。只见俞药师在拌和的进程中将竹扁悄悄一抬,登时竹扁上留下的膏滋药马上呈现出柱子般的绵延状况。至于“插旗”,则是指在经过了“滴药成柱”的状况之后,滞留在竹扁上的药液因为重力效果所构成的一个个小旗子形状。通常出现这两种状况,就阐明这膏滋药快制做好了。
六、分装办法:膏滋乘热快速倒入事前清洗、消毒过的专用容器(瓦罐一料一罐,玻璃瓶一料4-6瓶)内,或进入自动分装机内分装(每袋20g,一料约60袋)。装有刚刚熬制好膏滋药的紫铜药锅非常烫手,但俞药师表示分装膏滋药的动作一定要快,不然粘稠的膏滋药简单凝聚在一起。
七、凉膏办法:膏方定制制品在净化环境中凉放备取。膏方的收藏也是重要的一环,如收藏不妥,极易变霉变质,影响药效。一般寄存膏方的容器以瓷罐为宜,切不可用金属的锅、罐寄存,避免引起化学反应。一料膏方通常可服用4-8周,所以放置的环境以阴凉干燥为好,如避阳之处或冰箱内,因膏方中糖份含量高,且其间还含有动物蛋白,温度一高简单变质发霉。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膏剂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外敷膏剂是中医外治法中常用药物剂型,除用于皮肤、疮疡等疾患以外,还在内科和妇科等病症中使用。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以上关于膏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读者有帮助!
电话微信:13328020789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By 李和记营销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