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剂是祖国医学的一类古老剂型,其渊源久远。早在《山海经》中就记载了羯羊脂,用于涂搽皮肤以防皲裂,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膏药;跟着前史的发展,膏剂的用途逐渐扩大,不光治外病用膏,治内病也用膏。而外用膏药具有消肿定痛,去腐生肌,收口,保护疮口等效果。
说到这信任膏药的效果很多人都是很清楚了,可是从药料到真正的制品膏药之间的进程,必须要通过处理的进程,这个进程就归属于膏药加工。从各式各样的药料到效果神奇的膏药,药料究竟是怎么样处理的,很多人都很猎奇。下面咱们就来分析膏药加工中药料的处理方法。
膏药中的药料,必须气味俱厚者方能得力,虽苍术、半夏之燥,入麻油则润;甘遂、川乌等之毒,入麻油则化,并无碍。将处方中的粗料药置于锅内加适量水,第一次一般高出药料4-6寸,首先浸泡1-2小时,先以文火加热,待药料充沛膨胀,即加大火力煮沸,水量因蒸腾减少时,可适量加水。依药料的性质不同,煮药1-2小时,取出煎汁。残渣加水再煮,第2次加水量一般高出药料2-3寸或吞没药料即可。如法煎煮二次,煮至药料已透无硬心,煎液气味淡漠为度,取出煎汁。残渣压榨,将二次煎汁兼并,静置沉积1小时,用100目罗过滤,一次过滤不洁净可重滤一次,尽量减少滤液中的杂质。
煎煮次数、时间,一般按药料性质不同而定,处方中含糖或淀粉等较多的药物,则煎煮时间要长一些,次数要多一些,如人参、龟板、山药、生地等;一般草药如益母草、荆芥、防风等,则煎煮次数要少,时间亦较短。
取上煎液置锅内,先以武火加热煮沸,汁转浓时降低火力,改用文火徐徐蒸腾浓缩,同时不断搅动,避免焦化,炼成稠膏。
上述的进程便是膏药加工中药料的处理,然后配合膏药布的使用,通过摊涂等等方法,就把膏药加工成了。膏药加工中药料的处理是需要很高的经验,可是近年来膏药机的产生,降低了难度,膏药职业快速的发展。加之贴膏药治病,取材便利、操作简单、费用低价、安全无痛苦,加之其治病范围广泛,易被人们所接受。以上关于膏药的相关内容,期望对读者有帮助!
电话微信:13328020789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By 李和记营销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