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膏药文化流传已久,膏药的种类也是复杂多样,而铅膏药是其中最早普及的一种贴剂。铅膏药也就是黑膏药,是用香油、铅丹制作而成,常温下为固体或半固体,使用前需要加热,这样可以促进药效的吸收,对病症的治疗更加有效。
铅膏药制作办法有三类:一是炸药法,即用植物油加热炸取药物成分,再经炼油至滴水成珠,参加枯燥的丹或铅粉,去火毒,然后再熔融参加细料药,摊于动物皮、纸或布上即得。二法是掺药法:即把植物油与丹熬成清膏,再将药物粉末掺入熔溶的清膏中,摊贴即得。三法为混合法:即把上述二法结合操作使用。铅膏药治病虽有许多优点,但有个别患者贴后皮肤瘙痒,发红,发小水泡,是其缺点,为执此弊,可尽量不用轻粉等汞剂粉,亦可配入麻黄、冰片、苦参、徐长卿等药,既能开腠通窍,使药物易透入,又可止痒。跟着人们对重金属为害认识的进步,将有更新膏药剂型替代铅膏药。
常见铅膏药的操作办法: ①炒丹:红丹含水分易聚成颗粒,下丹时易沉锅底,不易与油充沛反应,故运用前应炒去水分过五号筛,备用。 ②炸药:一般性药料:将药料适当粉碎后,依其性质不同分为先炸和后下。一般质地坚固的、肉质的及新鲜药材宜先炸,而质地疏松的花、叶、草、皮等不耐热药材,宜在先炸药料炸至枯黄后再参加。操作时,待植物油微热后再投入药料(有的区域先将药料于油内浸泡必定时刻后再炸料)。提取开始时火力可稍大,待油液沸腾后可适当削弱火力,控制油温约200-220℃,炸至药料外表深褐色、内部焦黄色即可。滤除药渣,去渣后即得药油。细料药:常见的有可溶性药材、贵重药材、挥发性药材及矿物药如乳香、没药、冰片、朱砂等,摊膏前将其研成细粉然后直接参加到温度不超越70℃的熔化膏药中,混匀,摊涂;或在摊涂时撒布于膏药外表。 ③炼油:提取后的药油,需炼制至必定稠度,一般油温控制在320℃左右,至滴水成珠止。 ④下丹:将炼好的药油在高温条件下,参加红丹反应生成脂肪酸铅盐,并促进油脂进一步氧化、聚合、增稠而成膏。 ⑤去火毒:若油丹化合后制成的膏药直接使用,会对部分皮肤产生必定的刺激性,轻则呈现瘙痒、红斑,重则发泡,发生溃疡,这些刺激性因素俗称“火毒”一般认为是油在高温条件下氧化分化的有刺激性的初级分化产物如醛、酮、初级脂肪酸等,这些分化产物具有水溶性、挥发性或不稳定性。因而用水洗,水浸或长期置于阴凉处的办法可去除“火毒”。 ⑥摊涂:将膏药文火加热熔化,于60-70℃温度条件下兑入细料药搅匀,按规定摊涂于纸或布等裱褙材料上,膏面上覆盖衬纸,折叠,包装,置阴凉处贮藏。
铅膏药的制作相对来比较繁琐,因此可以制作的膏药厂家越来越少了,当然市面上可供选择的膏药还是很多的。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研发出了更多治疗各种病症的膏药,可供患者选择。以上关于膏药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读者有帮助。
电话微信:13328020789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By 李和记营销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