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中医外治历史中,膏药治病可以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膏药种类有很多,而软膏剂是近代科技发展的革新。现代中药软膏制剂多以琼脂、羊毛脂或脂质乳化剂为基质。采用高科技工艺制作多以水或水包油质,其渗透性强,疗效快而无污染,无须火烤,使用简便。
软膏剂的制作方法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研合法:将药物细粉加少量基质或适宜液体研磨成糊状,再递加其余基质研匀即可。本法适用于主药不宜加热者或软膏基质稠度适中,在常温下即能与药物均匀混合者。如章丹膏。
②溶合法:将软膏基质加热溶化,分次加入药物细粉,不断搅拌至冷凝即可。本法适用于主药可溶于基质者;或软膏中含有不同熔点的基质;或需用基质加热浸提药材有效成分者。若基质的熔点不同,通常将熔点较高点不基质如蜂蜡、石蜡等应先加热熔化,随后加入熔点较低的基质如凡士林、羊毛脂等熔融。若药材为不溶性的固体粉末,加入到熔融的基质中时,应不断搅拌至冷凝,否则因药粉下沉而致分散不匀。如紫草膏。
③乳化法:将油溶性物质加热至约80℃熔融,再将水溶性物质溶于水,加热至约80℃,两相混合,不断搅拌至冷凝,即得。如徐长卿软膏。
举例:老鹳草膏:取老鹳草1kg,加水煎煮2次,每次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适当浓缩后加一倍量乙醇使沉淀,静置12~24h,滤取上清液,浓缩至比重为1.20,加对羟基苯甲酸乙脂、羊毛脂、凡士林,混匀,制成1kg,包装即得。检查:应符合药典有关规定。
软膏剂的质量评定包括药物的含量,软膏剂的物理性质、刺激性、稳定性等的监测以及软膏剂中药物释放、穿透、吸收的评定。
1.主药含量测定,一般软膏应按药典或其他规定的标准和方法测定主药含量,合格后才能出厂使用,一般多采用适宜的溶媒将药物解提出,在进行含量测定。
2.熔点,油脂性基质或原料可以采用熔点检查,一般软膏以接近凡士林的熔点为宜,测定方法可采用药典方法或显微镜熔点测定仪测定,由于熔点的测定不易观察清楚,需取数次平均值来测定。
3.粘度和稠度,对牛顿流体流动性质可测定其粘度,如果基硅油、液状石蜡等,非牛顿流体可以使用插度计测定其稠度。
现代软药膏在基质选择与制作工艺上有高效、科学、卫生、方便等特点,大大推动中医药的迅速发展。以上关于软膏剂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读者有帮助。
电话微信:13328020789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By 李和记营销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