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总是过的特别快,年初因为一场疫情的影响,很多行业4月底才开始投入正常营业。网络上很多段子,刚刚开学又快放暑假了!是的,夏天又快到了,夏天酷热高温,最喜欢的就是躲在空调间吃着冷饮,爽了!!但是过多的冷气也容易导致湿气侵入,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
近年来,随着大家对于养生的关注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养生产品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三伏贴就是其中的一个。三伏贴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理论,在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也就是三伏天去进行穴位贴敷治疗,针对不同的疾病将三伏贴贴在不同的穴位上。
一、三伏天贴敷方法
1、取正坐位,暴露贴敷部位,擦去汗液,用75%的酒精消毒贴敷局部皮肤(面积要大于贴敷面积),皮肤干燥后,将贴敷膏放在选取的腧穴上贴敷。
2、贴敷时间以不超过5小时为宜,儿童、老人及体质敏感者应酌情缩短时间。
3、连续治疗3年为宜。
二、取穴基本原则
1、根据疾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如哮喘、久咳、肺痹、肺胀(呼吸系统疾病)应选取背部双侧的肺俞、心俞、膈俞、定喘、膏肓等穴位。
2、辨证取穴,选穴不宜多。每次选用6-8个穴位。
大椎穴:可以振奋人体一身之阳;
肺俞穴:统一身的卫外功能;
膏肓俞:为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常用穴;
中府穴:脾肺之气汇聚之处;
膻中穴:通畅上焦之气机,通达经络,理气散瘀,一切气病皆可选用。
三、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1.贴敷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
2.敷贴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3.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
4.贴敷时间:成人4—6小时,儿童1-2小时。
5.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6.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7.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
8.其他谨遵医嘱。
三伏天是一年中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这时候体内的气血最为充沛,经络也最为通达,所以三伏天是驱散体内寒气的一个最佳时间。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
在三伏天的时候治疗寒性疾病的效果非常的好,可以最大程度的去去除体内的沉疴,帮助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让身体保持在一个健康的状态下。三伏贴对于一些常见的肺部疾病,如咳嗽感冒、抵抗力衰弱以及风湿类的疾病等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且对于女性的痛经、产后腰腿疼痛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以上关于三伏贴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读者有帮助。
电话微信:13328020789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By 李和记营销实验室